最近的一個星期天,筆者如往年一樣獲邀與做高端時裝批發的友人結伴前往廣州一著名的批發商場進貨及作實地考察。友人其中一最大的供貨商(下稱許生)甚是殷勤,管接管送還假某某酒家款待午飯。
早上11時左右進到商場,發覺人流疏落,來到許生其中一個鋪面坐下,友人酌量訂貨,便往午飯閒聊。許生反映從2012年開始,生意增長年比年差,他因為是直接廠家而且比較注重創新與質量,算是做得不錯,還在另一批發商場多開了一家批發店。他的看法是今年特別不景氣,規勸友人生意上最好保守行事。顯然,這門生意已經不是他的重心了。
他這幾年生意上賺不了大錢,反而因致力於5年前在琶洲開始買樓、買寫字樓及買店鋪而大賺。更厲害的是他竟然在全無抵押的情況下貸款400萬給了一家同鄉建築商,年利息為17%,每3月結息一次。憑藉的就是他的同學在此公司任職經理,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為什麼他這麼放心膽大?為什麼這建築商肯付出這麼高昂的利息給他?中國內地如此的民間放貸市場有幾大幾深呢?如果出現信貸違約,許生或其他小債權人會有什麼後果?正思考之際,友人竟然告知他在汕頭的叔父因今年有6000萬的私人放貸收不回來而弄得焦頭爛額,嚇得許生為之震驚。
午飯後,友人繼續在其他店鋪訂貨,而我則趁這段空檔時間逛了一圈。赫然發現商場內人流一如早上來那般疏落,冷冷清清,而且只有60%左右的店鋪營業,剩下的不是倒閉,搬遷,尋求合作或申請延期至10月底才復業。開門的都門堪羅雀,狀況堪憂。
往年這個時候,該批發商場生意都不錯,雖然人流不如零售商場般人潮如鯽,但實客卻不少。今年卻一反常態,就連以往跟友人夫婦有生意來往的部分商戶亦都人去樓空,實在教人不勝唏噓。種種跡象顯示內需差了很多,連這些針對有錢人的奢侈品市場亦熬不住的話,其他商品市場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人民幣貶值仿似是給出口帶來一口強心針,但內需卻沒有因此受惠。 難怪中國政府不得不以房地產為救經濟的良方。
見聞者
2015-10-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